您当前的位置:文化渊源
汉魏政权交替见证---三绝碑
发布时间:2011-7-22 10:31:44

    三绝碑即《受禅表》碑和《公卿将军上尊号奏》碑,位于河南省临颍县繁城回族镇汉献帝庙内。《受禅表》碑,高3.22米,宽1.02米,厚0.28米,圭形,上有碑穿额题篆书阳文“受禅表”三字。碑文22行,每行49字,字1寸2分,隶书阴镌,内容首先阐明禅让乃自古之美德,接着颂扬曹丕“齐光日月,材兼三级”,有“尧舜之姿”、“伯禹之劳”、“殷汤之略”、“周武之明”,在公卿将军固请下,他“回师千虑,至于再,至于三”才在繁阳(今繁城镇)筑灵坛举行受禅大典。《公卿将军上尊号奏》碑高3.22米,宽1.02米,厚0.32米,圭形, 上有碑穿,碑额篆书阴刻“公卿将军上尊号奏”八字。碑文隶书阴镌,正面22行,背面10行,每行49字,字大1寸2分,内容为魏文武大臣奏请曹丕代汉称帝事。奏章称道“汉帝奉天命以固禅,群臣敬天命以固请”。汉献帝让位曹丕代汉乃天命所归。奏章前后均列公侯臣等46人职名。两碑均系王朗文、梁鹄书、钟繇镌字,谓之三绝,即文表绝,书法绝,镌刻绝,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。
    公元220年,曹丕在许昌以南的繁城筑受禅台,并举行受禅大典,正式代汉称帝。台前立有两碑,见证了汉魏政权交替这一历史史实。这两通碑分别是《公卿将军上尊号奏》碑和《受禅表》碑,两碑并称“三绝碑”。曹丕代汉称帝,是汉魏之际发生在许都的一起重大历史事件,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唯一一次不发生战争和流血,和平过渡式的政权交变。公元220年(建安25年),曹操病逝后,曹丕继位魏王。他暗中指使一些官员制造舆论,说以魏代汉乃天命所归,胁迫汉献帝让位。一时间满城风雨,议论纷纷,汉献帝被迫禅让。曹丕于同年十月,在受禅台举行受禅大典,接受汉献帝禅让而称帝,是为魏文帝,从而结束了两汉400多年的统治,真正开始了历史上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的时代。“三绝碑”是我国现存最早的“三绝碑”,它不仅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,而且具有重大的书法艺术价值。《公卿将军上尊号奏》碑,内容为文武大臣奏请曹丕代汉称帝事。奏章前,列“相国安乐乡侯臣歆、太尉都亭侯臣诩、御史大夫安亭侯臣朗”等46人的名字。奏章后所列人名与前同,但省其官爵,奏章称道“汉帝奉天命以固禅,群臣敞天命以固请”,说汉献帝让位,曹丕代汉乃天命所归,故又名《劝进碑》。《受禅表》碑,首先阐明禅让乃自古之美德,“上稽仪极,下考前训,书契所录帝王遗事,义莫显于禅德,美莫盛于授终。”接着颂扬曹丕“齐光日月,材兼三级”,有“尧舜之姿”“伯禹之劳”“殷汤之略”“周武文明”“洪恩洽于区夏,仁声播于八荒。”在公卿将军固请下,他“回恩千虑,至于再,至于三”,才在繁阳筑灵坛举行受禅大典。两碑并称“三绝碑”。所谓“三绝,一曰文表绝,由司空王朗撰文。从尧舜禅德,史有前列,到魏王德高望重,远近臣服;由汉室气数已尽,理当代汉,到献帝主动让贤,曹丕谦逊再三,文辞宛转巧妙,论述深刻有力,气势磅礴雄健,层次井然严密,而且语言简洁流畅,详略得宜,不枝不蔓,无懈可击,可以说是添一字则余,去一字则损。二曰书法绝,由尚书梁鹄书丹,两碑并称,同出一手,字体均甚方正,渐开唐隶之门,笔法遒劲,如斩钉截铁,实为我国书法宝库中的珍品,也是研究隶书发展的重要资料。三曰镌刻绝,由侍中钟繇刻字,钟繇和梁鹄一样,同为东汉著名书法家,他精于汉隶八分之妙,形成由隶入楷的新貌,因此被后人称为“楷书鼻祖”、史书称他“秦汉以来,一人而已”。由他镌字,更是锦上添花,以受禅表为例,全篇八百九十九字,字字一格,毫厘不差,中规入矩,不犯不离,相互映衬,韵趣无限,从艺术上讲,比上原书只有过之而无不及。   两碑的隶书,结体谨严,笔力刚健,字体方正,中规入矩,这正是汉末隶书的风格。隶书是适应人们书写的简捷才从篆书转化而来,但仍带有篆书痕迹,到东汉中叶,点画波尾显明,才脱尽篆意,成为纯粹的汉隶,汉末更趋方正,魏晋则更加平板刻画,结体端方,失去汉隶神韵,向楷书过渡。“三绝碑”上承前代篆书的规则,下启魏、晋、南北朝、隋、唐楷书的风范,实为我国书法艺术的珍贵遗产,南朝书法家庚肩吾在《书品》中称其“天然第一,工夫次之”,“妙尽许昌之碑,穷极邺下之牍”。   “三绝碑”不仅代表了当时许昌乃至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,并且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、政治、文化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